找到相关内容11112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

    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是否如禅师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 帕奥禅师答:我想你是误解了《须师摩经》,也误解了我的话。《须师摩经》里所说的「我知生已灭尽、...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涅槃智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062395887.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未来缘起法时,需观察未来何世一切名色诸行灭尽,也就是了知何世必得证阿罗汉果及入无余涅槃,那么是否所有的禅修者至此阶段皆可观察到这点?

    问:三月二十一日禅师开示时提到:禅修者修未来缘起法时,需观察未来何世一切名色诸行灭尽,也就是了知何世必得证阿罗汉果及入无余涅槃,那么是否所有的禅修者至此阶段皆可观察到这点? 帕奥禅师答:是的。因为在随后修行生灭随观智的阶段,每个禅修者都必须观照诸行法的两种生灭,即:剎那生灭及因缘生灭。 关于观照因缘生灭,我应以色法为例来为大家解释。首先依照缘起第五法来辨识色法的因缘生,看向过去,照见在你前世...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未来缘起法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050295652.html
  • 范古农答:世间的成功,太虚法师讲,是由于四大种子为因,众生业力为缘。据此两语观察,众生业力为缘一语,似指情世间说,四大种子为因一语,似指器世间说。尚不知其如何为因,如何成功。请发明其理。

    问:世间的成功,太虚法师讲,是由于四大种子为因,众生业力为缘。据此两语观察,众生业力为缘一语,似指情世间说,四大种子为因一语,似指器世间说。尚不知其如何为因,如何成功。请发明其理。   范古农答:因是生果之亲,因缘是生果之助缘,因缘和合而乃果生,二语相因,不可分也。四大种乃色法之种子。色香味触乃四大种所造之色法,又称色种子。器世间者,即此色种子所成,即四大种所造。其所以能造者,非业力为缘,则...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371912673.html
  • 无常观

    无常观  /张慈田  无常(anicca),是变动不居,没有恒常、不变化、不坏灭的意思。在阿含经中,经常出现鼓励观察自身五蕴无常,由观察而实现解脱的经文,如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杂阿含第1经)在每一蕴整体的或局部的观察,而体悟...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551738.html
  • 问:“五停心观”是什么意思?

    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须有五种观法,亦即声闻乘(梵语sravaka-yana) 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 一、不净观:是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梵语lobha)。 二、慈悲观:是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梵语pratigha)。 三、因缘观:是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空无自性,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梵语moha)。 四、念佛观:是观察佛身...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54077687.html
  • 徐恒志答: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顺利。为什么?

    问: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顺利。为什么?  徐恒志答:按照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必须结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观察、分析。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92311385.html
  • 问:有些人做坏事还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顺利。为什么?

    按照佛法所说的因果报应,必须结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观察、分析。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0777592.html
  • 由定生慧

    由定生慧   /明法比丘   浅定( 略加集中精神 )即可观察或思惟现象界的无常.苦.无我。也能浅尝四圣谛(苦、苦因、苦灭、苦灭之道)的法味。若波罗蜜成熟时,集中精神,再集中精神,在片刻可能就证悟圣果。   较深的定(靠近初禅)则能观察到粗糙的“色法”(物质现象)或“名法”(精神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依修法的次第,进一步观察究竟的色法与名法。什么是究竟的色法与名法?就是观察.分析...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352521.html
  • 神话还是奥妙

    我们对事物应作详细的观察,以微妙的智慧和深入周详的观察所得来的认识,是能超越和否定用粗略的智慧和下等的观察所得到的知识。比如在物理学界,以前人们经过分析观察后,以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但后来经再详细的观察又认为是由更基本的原子组成的并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理论,到现代科学家们又发现原子是由中子、质子、电子或是更细微的夸克组成的,对这些更深层基本粒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所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则又能推翻和超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2342987.html
  • 彻底了生死的法门--念住经

    身体,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感受,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心意,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诸法,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   注一:在库兴氏手抄本巴利文长部经觉音疏dhi对摺本中有云:再说,就如同一个善于制造箩筐的人,有意制造各种粗细席、箩、篓、篮,以及其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652938.html